第三节 财务管理环节
一、 计划与预算
(一)财务预测
财务预测,是根据企业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考虑现实的要求和条件,对企业未来的财务活动作出较为具体的预计和测算的过程。财务预测的方法主要有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两类。
(二)财务计划
财务计划,是根据企业整体战略目标和规划,结合财务预测的结果,对财务活动进行规划,并以指标形式落实到每一计划期间的过程。确定财务计划指标的方法,一般有平衡法、因素法、比例法和定额法等。
(三)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是根据财务战略、财务计划和各种预测信息,确定预算期内各种预算指标的过程。预算的编制方法主要包括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定期预算和滚动预算等。
二、 决策与控制
(一)财务决策
财务决策,是按照财务战略目标的总体要求,利用专门的方法对各种备选方案进 行比较和分析,从中选出最佳方案的过程。财务决策的方法,主要有经验判断法和定量分析方法。
(二) 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是利用有关信息和特定手段,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施加影响或调节,以便实现计划所规定的财务目标的过程。财务控制的方法,主要有前馈控制、过程控制、反馈控制。
三、 分析与考核
(一) 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根据企业财务报表等信息资料,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未来趋势的过程。财务分析的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比 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二)财务考核
财务考核,是将报告期实际完成数与规定的考核指标进行对比,确定有关责任单位和个人是否完成任务的过程。可以用绝对指标、相对指标、完成百分比考核,也可用多种财务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考核。
此外,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要在遵循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关于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成本效益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五项目标。
第四节 财务管理体制
一、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一般模式及优缺点
(一)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
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是指企业对各所属单位的所有财务管理决策都进行集中统 一,各所属单位没有财务决策权,企业总部财务部门不但参与决策和执行决策,在特定情况下还直接参与各所属单位的执行过程。
(二)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
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是指企业将财务决策权与管理权完全下放到各所属单位, 各所属单位只需对一些决策结果报请企业总部备案即可。
(三)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实质上就是集权下的分权, 企业对各所属单位在所有重大问题的决策与处理上实行高度集权,各所属单位则对日常经营活动具有较大的自主权。
二、 影响企业财务管理体制集权与分权选择的因素
影响企业财务管理体制集权与分权选择的因素主要有:(1)企业生命周期; (2)企业战略;(3)企业所处市场环境;(4)企业规模;(5)企业管理层素质;(6)信息网络系统。此外,财权的集中与分散还应该考虑企业类型、经济政策、管理方法、管理手段、成本代价等相关情况。企业应综合各种因素,做出符合企业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的财务管理体制。
三、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设计原则
( 1 )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适应;
( 2 )明确企业对各所属单位管理中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互制衡;
( 3 )明确财务管理和分层管理思想 ;
(4)与企业组织体制相适应。
四、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的实践
总结中国实践,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是企业总部应做到制度统一、资金集中、信息集成和人员委派。具体集权内容主要有:集中制度制定权, 筹资、融资权,投资权,用资、担保权,固定资产购置权,财务机构设置权,收益分 配权。具体分权内容主要有:分散经营自主权,人员管理权,业务定价权,费用开支 的审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