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已经开始备考了,不少考生在纠结要不要现在就开始学习,学哪些知识点。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备考中级会计职称,中公会计小编整理了《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及精选习题,供大家学习。
第三章固定资产
第二节: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一)固定资产折旧范围
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按照规定单独计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3)更新改造期间的固定资产;
(4)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消耗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1.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原价×年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总工作量×年工作量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2/预计使用年限
最后两年改为直线法
4.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三)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1.资本化的后续支出
企业将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的,应将相关固定资产的原价、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转销,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并停止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发生的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一些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可能涉及到替换原固定资产的某组成部分,当发生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时,应将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
2.费用化的后续支出
固定资产的日常修理费用在发生时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计入“管理费用”;
企业专设销售机构的,其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计入“销售费用”。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支出不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对固定资产发生的大修理费用,有确凿证据表明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部分,可以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的应当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以上就是中公会计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小编在此预祝所有中级会计考生备考顺利,成功拿下中级证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