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D。解析:选项ABC均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选项D属于抽象行政行为,只能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故选D。
思路点拨:行政复议的适用范围。
2.【答案】D。解析: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的(选项C);(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的(选项A);(3)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选项B);(4)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选项D,不属于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因不可抗力而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属于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事由。而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6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故选D。
思路点拨:诉讼时效。
3.【答案】A。解析: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在本题中,王某于2015年4月10日确定侵权人,又因适用3 年诉讼时效期间,则诉讼时效期截止到2018年4 月10 日;但王某于1997年3月20日权利受到损害,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20 年的,法院不予保护,即最长保护期间应截止到2017 年3月20 日,即王某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定期间为2017年3月20日之前。故选A。
思路点拨:诉讼时效。
4.【答案】C。解析:(1)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纠纷采用仲裁和民事诉讼方式解决;(2)申请仲裁的前提是存在有效仲裁协议,有效的仲裁协议可以排除法院的管辖权,只有在没有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或者当事人放弃仲裁协议的情况下,法院才可以行使管辖权。在本题中,货款纠纷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纠纷,由于当事人之间一直未约定纠纷解决方式(说明当事人之间不存在仲裁协议),故不能提请仲裁,只能提起民事诉讼。 故选C。
思路点拨:经济纠纷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