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B。解析:(1)选项AB: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本题中,甲当着张三的面对乙实施欺诈,张三对甲的欺骗行为知情,乙基于甲的欺骗行为陷入错误的判断,做出买卖法律行为,因此乙对该买卖行为具有撤销权。题目中,乙与张三签订买卖合同,因此应向张三主张撤销购买行为。B正确,A错误;(2)选项C:张三与甲之间的民事法律行为是甲受张三欺诈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甲可向张三主张撤销该民事法律行为,C错误;(3)选项D: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D错误。故B选项正确。
2.【答案】B。解析:当事人受欺诈,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故B选项符合题意。
3.【答案】D。解析: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小林与张某订立的并非与年龄、智力相仿,也非纯获利益的合同,该合同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故D选项正确。
4.【答案】B。解析:所附条件,可以是自然现象、事件,也可以是人的行为,但它应当具备下列特征:(1)必须是将来发生的事实。过去的事实,不得作为条件,选项A错误;(2)必须是将来不确定的,选项C错误;(3)条件应当是双方当事人约定的,选项D错误;(4)条件必须合法。故B选项正确。
5.【答案】B。解析:附条件的法律行为的结果不确定的,条件不一定会成就;附期限的法律行为的结果是确定的。赵某年内不一定结婚,所以属于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故B选项正确。
202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备考正在进行中,点击预约>>>2021年注会报名提醒,中公财经将在报名开始之后以电话或者短信的方式通知您,中公财经线下课程还是线上课程都在积极开展中,考生可以咨询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状态的课程,量身定做自己的备考计划。扫码进群,还可领取不定期注会备考小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