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多次交易形成的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2×17年11月30日甲公司再次投资后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原来5%部分投资在追加投资日的公允价值+新增投资成本=2500+22000=24500(万元)。
【知识点】会计 公允价值计量转为成本法
2【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成本法减资转为金融资产的情况,剩余股权应在丧失控制权日会计分录如下:
2×16年1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 8 000
贷:银行存款 8 000
2×17年9月1日:
借:银行存款 8 3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7 200(8000×90%)
投资收益 1 100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850
贷:长期股权投资 800(8000×10%)
投资收益 50
【知识点】会计 成本法转为公允价值计量
3.【答案】B。
解析:处置之后要按照权益法进行追溯调整,调整之后的金额=3500×30%/70%+(5500×30%-3500×30%/70%)+800×30%+200×30%=1950(万元)。
会计分录为:
2×16年1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 3 500
贷:银行存款 3 500
2×17年1月1日:
借:银行存款 2 8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 000(3500×40%/70%)
投资收益 800
对剩余投资按照权益法追溯调整:
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50(5500×30%-3500×30%/70%)
贷:盈余公积 1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35
对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的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40(800×30%)
——其他综合收益 60(200×30%)
贷:盈余公积 24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16
其他综合收益 60
剩余股权调整之后的账面价值=3500-2000+150+240+60=1950(万)
【知识点】会计 成本法转为权益法
4.【答案】B。
解析:新增投资之后,该股权投资转为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并采用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原有股权按照新增投资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因此,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750+900=1650(万元),占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8000×22%=1760(万元),前者小于后者,因此新增投资日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为1760万元。
由于乙公司2×17年亏损甲公司应确认减少长期股权投资=300×22%=66(万元),所以甲公司2×17年12月31日财务报表中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的金额=1760-66=1694(万元)。
会计分录为:
2×16年1月1日: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600
贷:银行存款 600
2×16年乙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为600万元,甲公司无需进行会计处理。
2×16年12月31日: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15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50
2×17年1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750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600
——公允价值变动 150
借:其他综合收益 150
贷:盈余公积 1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35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900
贷:银行存款 900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10
贷:营业外收入 110
2×17年12月31日:
借:投资收益 66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66
【知识点】会计 公允价值计量转为权益法
5.【答案】C。
解析:2×17年7月1日甲公司确认的投资收益=处置价款与处置部分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4000-5000×25%/40%)+剩余股权在丧失重大影响之日的公允价值与剩余股权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2400-5000×15%/40%)+原股权投资因其他权益变动确认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0)=875+525+10=1410(万元)。
【知识点】会计 权益法转为公允价值计量
2020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备考已经开始,中公财经线下课程还是线上课程都在积极开展中,考生可以咨询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状态的课程,量身定做自己的备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