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A。
解析:甲公司期末共有存货电压表1 500台,其中1 000台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销售合同,对于有销售合同部分的电压表:可变现净值=(3.24-0.2)×1 000=3 040(万元),成本=2.9×1 000=2 900(万元),可变现净值大于成本,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于剩余无销售合同部分的500台电压表:可变现净值=(3-0.2)×500=1 400(万元),成本=2.9×500=1 450(万元),减值50万元,考虑到之前电压表已经计提减值准备20万元,故应补提存货跌价准备=50-20=30(万元)。故本题选A。
2.【答案】B。
解析:对于存货的期末计量,甲公司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进行计量,2×20年12月31日期末原材料的账面成本=2 500+3 000-2 800=2 700(万元),可变现净值=2 700-300=2 400(万元),故原材料应计提减值300万元,计提减值后的账面价值为2 400万元。故本题选B。
3.【答案】D。
解析:当存货对外销售后,与存货相关的跌价要进行转销。乙公司2×17年B产品对外售出500件,2×17年年末B产品剩余1500件产品的实际成本=600-600÷2 000×500=450(万元),可变现净值=1 500×(0.28-0.02)=390(万元),存货的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发生了减值,“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末余额=450-390=6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初余额为40万元,当期销售出去500件B产品应转销跌价准备的金额=500÷2 000×40=10(万元),则乙公司2×17年年末对B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60-(40-10)=30(万元)。故本题选D。
4.【答案】B。
解析:乙原材料为生产丙产品而持有,是否发生减值要看丙产品是否发生了减值,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6-0.2=5.8万元,丙产品的成本=5.3+0.8=6.1万元,说明丙产品发生减值,所以乙原材料可能发生了减值。乙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6-0.8-0.2=5万元,因此乙原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5.3-5)×100=30万元。
5.【答案】B。
解析:乙原材料为生产丙产品而持有,是否发生减值要看丙产品是否发生了减值,200件丙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21.2×200=4 240(万元),200件丙产成品的成本=200×20+2.6×200=4 520(万元),丙产成品的成本大于其可变现净值,表明丙产成品发生减值,所以乙原材料可能发生了减值。200吨乙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4 240-2.6×200=3 720(万元),甲公司持有的乙原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00×20-3720=280(万元)。
202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备考正在进行中,点击预约>>>2021年注会报名提醒,中公财经将在报名开始之后以电话或者短信的方式通知您,中公财经线下课程还是线上课程都在积极开展中,考生可以咨询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状态的课程,量身定做自己的备考计划。扫码进群,还可领取不定期注会备考小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