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D。解析:根据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注册会计师通过风险评估程序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后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根据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检查风险,根据确定的检查风险来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通过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来降低检查风险,故选项D正确;注册会计师无法降低控制风险和固有风险,故选项B、C都不正确;重要性水平是注册会计师站在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对财务报表错报的严重程度的判断,不能为了降低审计风险而人为调高重要性水平,选项A不正确。
2.【答案】D。解析:选项A,重大错报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注册会计师无法将其降低;选项B,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设计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并有效执行审计程序,以控制检查风险;选项C,检查风险只能控制、不能消除;选项D,通过实施更多的审计程序,获得更充分的审计证据,是可以将检查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这样审计风险也就能够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3.【答案】A。解析:选项A属于财务报告的性质导致的审计的固有限制,这种限制并不是由审计程序的性质导致的,所以不恰当。
4.【答案】C。解析:对于连续审计,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修改业务约定条款,以及是否需要提醒客户注意现有的业务约定书,选项C错误。
5.【答案】C。解析:实施风险评估程序识别的风险既包括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也包括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选项C不正确。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