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预测
【考点3】营运能力比率
营运能力比率是衡量公司资产管理效率的财务比率。
【提示】
(1)XX资产周转次数(周转率)=营业收入÷ XX资产
(2)XX资产周转天数= 365÷ XX资产周转次数
(3)XX资产与收入比= XX资产÷营业收入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
1.计算方法:
定义 | 营业收入与应收账款的比率 |
公式 |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应收账款与收入比=应收账款÷营业收入 |
经济含义 | ①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表明1年中应收账款周转的次数,或者说每1元应收账款投资支持的营业收入。 ②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收现期):表明从销售开始到收回现金所需要的平均天数。 ③ 应收账款与收入比:表明每1元营业收入所需要的应收账款投资。 |
2.在计算和使用应收账款周转率时应注意的问题:
(1)营业收入的赊销比例问题 | 计算时应使用赊销额而非营业收入。但是,外部分析人员无法取得公司的赊销数据,只好直接使用营业收入作为替代进行计算。 |
(2)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可靠性问题 | 在用应收账款周转率进行业绩评价时,可以使用年初年末的平均数,或者使用多个时点的平均数,以减少季节性、偶然性和人为因素影响。 |
(3)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问题 | 如果坏账准备的金额较大,就应进行调整,或者使用未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进行计算。 |
(4)应将应收票据纳入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计算。 (5)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并不是越短越好。 (6)应收账款分析应与赊销分析、现金分析相联系。 |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的生产经营存在季节性,每年的6月到10月是生产经营旺季,11月到次年5月是生产经营淡季。如果使用应收账款年初余额和年末余额的平均数计算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计算结果会( )。(2014年)
A.高估应收账款周转速度
B.低估应收账款周转速度
C.正确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
D.无法判断对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影响
【答案】A。解析:应收账款的年初余额是在1月月初,应收账款的年末余额是在12月月末,这两个月份都是该企业的生产经营淡季,应收账款的数额较少,因此用这两个月份的应收账款余额平均数计算出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会比较高。
【例题·多选题】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下列计算方法的改变会导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减少的有( )。(2011年)
A.从使用赊销额改为使用销售收入进行计算
B.从使用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改为使用应收账款平均净额进行计算
C.从使用应收账款全年日平均余额改为使用应收账款旺季的日平均余额进行计算
D.从使用已核销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后的平均余额改为核销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前的平均余额进行计算
【答案】AB。解析: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应收账款/周转额,根据公式可以看出,周转额按销售收入算要比按赊销额算大,同时应收账款平均净额小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因此均会使周转天数减少,选项AB正确;应收账款旺季的日平均余额通常高于应收账款全年日平均余额,所以选项C会使周转天数增大;核销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前的平均余额高于已核销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后的平均余额,所以选项D会使周转天数增大。
(二)存货周转率
1.计算方法:
定义 | 营业收入与存货的比率 |
公式 | 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365÷周转次数 存货与收入比=存货÷营业收入 |
经济含义 | ① 存货周转次数:表明1年中存货周转的次数,或者说每1元存货投资支持的营业收入。 ② 存货周到天数:表明存货周转一次需要的时间,表明从销售开始到收回现金所需要的平均天数。 ③ 应收账款与收入比:表明每1元营业收入所需要的应收账款投资。 |
2.在计算和使用存货周转率时应注意的问题:
(1)“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选择 | ① 在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中,为了评估资产的变现能力需要计算存货转换为现金的金额和时间,应采用“营业收入”。在分解总资产周转率时,为系统分析各项资产的周转情况并识别主要的影响因素,应统一使用“营业收入”计算周转率。 ② 如果是为了评估存货管理的业绩,应当使用“营业成本”计算存货周转率,使其分子和分母保持口径一致。 |
(2)存货周转天数不是越少越好。 (3)应注意应付账款、存货和应收账款(或营业收入)之间的关系。 (4)应关注构成存货的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和低值易耗品之间的比例关系。 |
【例题·单选题】某公司上年末财务报表上部分数据为:流动负债60万元,流动比率为2,速动比率为1.2(假设非速动资产只有存货),营业成本100万元,年初存货为52万元,则本年度按“营业成本”计算的存货周转次数为( )次。
A.1.65 B.2 C.2.3 D.1.45
【答案】B。解析:由流动比率求得期末流动资产为120万元,根据速动比率可求得期末存货为48万元,则存货周转次数为2次。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是一家电器销售企业,每年6月到10月是销售旺季,管理层拟用存货周转率评价全年存货管理业绩,适合使用的公式是( )。(2015年)
A.存货周转率=营业收入/(Σ各月末存货/12)
B.存货周转率=营业收入/[(年初存货+年末存货)/2]
C.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年初存货+年末存货)/2]
D.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Σ各月末存货/12)
【答案】D。解析:为了评价存货管理的业绩,应当使用“营业成本”计算存货周转率。而存货的年初余额在1月月初,年末余额在12月月末,都不属于旺季,存货的数额较少,采用存货余额年初年末平均数计算出来的存货周转率较低,因此应该按月进行平均,比较准确,所以选项D正确。
(三)其他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 | 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流动资产与收入比=流动资产÷营业收入 |
营运资本 | 营运资本周转率=营业收入÷营运资本 营运资本周转天数=365÷营运资本周转次数 营运资本与收入比=营运资本÷营业收入 |
非流动资产 | 非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非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非流动资产与收入比=非流动资产÷营业收入 |
总资产 |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总资产 总资产周转天数=365÷总资产周转次数 总资产与收入比=总资产÷营业收入 |
【提示】
(1)非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管理效率,主要用于投资预算和项目管理,以确定投资与竞争战略是否一致,收购和剥离政策是否合理等。
(2)总资产周转率的驱动因素
总资产周转率的驱动因素分析,通常可以使用“资产周转天数”或“资产与收入比”指标,不使用“资产周转次数”。
总资产周转天数=∑各项资产周转天数
总资产与收入比=∑各项资产与营业收入比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