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点6.5】管理用财务分析体系
鉴于传统杜邦分析体系存在一些局限性,故应基于改进的管理用财务报表重新设计财务分析体系。
改进的财务分析体系的核心公式
根据该公式,权益净利率的高低取决于三个驱动因素: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可进一步分解为销售税后经营净利率和净经营资产周转次数)、税后利息率和净财务杠杆。
【提示】
(1)经营差异率 = 净经营资产净利率 - 税后利息率
驱动因素解读:经营差异率是净经营资产净利率与税后利息率的差额,它表示每借入1元债务资本投资于净经营资产所产生的净收益偿还税后利息后的剩余部分,该剩余归股东享有。净经营资产净利率越高,税后利息率越低,剩余的部分越多。
经营差异率是衡量借款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之一。如果经营差异率为正,借款可以增加股东报酬;如果为负,借款会减少股东报酬。从增加股东报酬来看,净经营资产净利率是企业可以承担的借款税后利息率的上限。
(2)杠杆贡献率 = 经营差异率 × 净财务杠杆
驱动因素解读:杠杆贡献率是经营差异率和净财务杠杆的乘积。以“净负债/股东权益”衡量的净财务杠杆,表明每1元权益资本配置的净负债。若公司进一步增加借款,会增加财务风险,推动利息率上升,使经营差异率进一步缩小。因此,进一步提高净财务杠杆可能是不明智之举。依靠提高净财务杠杆来增加杠杆贡献率是有限度的。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