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距离我们越来越近,不知道各位考生在备考注会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注会,中公小编针对《财管》科目的知识点为大家做了如下整理:
第十三章 产品成本计算
【知识点】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区别
项目 | 逐步结转分步法 | 平行结转分步法 |
含义 | 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按照产品加工的顺序,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直到最后加工步骤才能计算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方法。也称为计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 | 平行结转分步法,是指在计算各步骤成本时,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也不计算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而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其他费用,以及这些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将相同产品的各步骤成本明细账中的这些份额平行结转、汇总,即可计算出该产品的产成品本。 |
分类 | 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成本在下一步骤成本计算单中的反映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综合结转法和分项结转法。综合结转法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 |
是否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区别 | 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半成品成本。 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各步骤半成品成本的原因是:便于计算外售半成品成本;便于与同行业半成品成本对比;便于计算各种产品成本提供所耗同一种半成品成本数量;便于考核与分析各生产步骤等内部单位的生产耗费与资金占用水平。 | 平行结转分步法不计算半成品成本。 |
上一步骤成本是否结转到下一步骤的处理不同 | 在逐步结转分步法下,随着半成品实体的流转,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一同结转到下一步骤。 | 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随着半成品实体的流转,上一步骤的生产成本不结转到下一步骤。 |
在产品含义的不同 | 狭义的在产品。 | 平行结转分步法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这些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因此,这里的完工产品,是指企业最后完工的产成品,而把各步骤的在产品和各步骤已完工但尚未最终完成的产品都看成是在产品,即广义的在产品。 |
项目 | 逐步结转分步法 | 平行结转分步法 |
优点 | 1.能提供各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 2.为各生产步骤的在产品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 3.能够全面地反映各生产步骤的生产耗费水平,更好地满足各生产步骤成本管理的要求。 |
1.各生产步骤能同时计算产成品成本; 2.能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无需进行成本还原; 3.成本计算得到简化,效率提高。 |
缺点 | 1.各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如综合结转)不能反映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 2.各生产步骤不能同时计算产成品成本; 3.成本结转工作量大,同时,如采用综合结转法还需要进行成本还原,增加成本核算的工作量。 |
1.不能提供各个步骤半成品成本的资料; 2.各个步骤的产品成本不包括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费用,不能全面反映各步骤产品的生产耗费水平(第一步骤除外),不能更好地满足各生产步骤成本管理的要求; 3.不能为各生产步骤的在产品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 |
联系 | 逐步分项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均可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均无需进行成本还原。 |
【链接】成本还原的方法
1.按半成品各成本项目占全部成本的比重还原
它是根据本月产成品耗用上步骤半成品的成本乘以还原分配率计算半成品成本还原的方法。其成本还原的计算程序如下:
(1)计算成本还原分配率。这里的成本还原分配率是指各步骤完工产品成本构成,即各成本项目占全部成本的比重。其计算公式如下:
成本还原分配率=上步骤完工半成品各成本项目的金额/上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合计×100%
(2)将半成品的综合成本进行分解。分解的方法是用产成品成本中半成品的综合成本乘以上一步骤生产的该种半成品的各成本项目的比重。其计算公式如下:
半成品成本还原=本月产成品耗用上步骤半成品的成本×还原分配率
(3)计算还原后成本。还原后成本是根据还原前成本加上半成品成本还原计算的,其计算公式如下:
还原后产品成本=还原前产品成本+半成品成本还原
(4)如果成本计算有两个以上的步骤,第一次成本还原后,还有未还原的半成品成本,乘以前一步骤该种半成品的各个成本项目的比重。后面的还原步骤和方法同上,直到还原到第一步骤为止,才能将产成品成本还原为原来的成本项目。
2.按各步骤耗用半成品的总成本占上一步骤完工半成品总成本的比重还原。
这种方法是将本月产成品耗用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本月所生产这种半成品成本结构进行还原。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成本还原的计算程序如下:
(1)计算成本还原分配率。它是指产成品成本中半成品成本占上一步骤所产该种半成品总成本的比重,其计算公式如下:
成本还原分配率=本月产成品耗用上步骤半成品成本合计/上一步骤生产该种半成品成本合计×100%
(2)进行半成品成本还原。它是用成本还原分配率乘以上一步骤生产该种半成品成本项目的金额,其计算公式如下:
半成品成本还原=成本还原分配率×上一步骤生产该种半成品成本项目金额
(3)计算还原后产品成本。它是用还原前产品成本加上半成品成本还原计算的,其计算公式如下:
还原后产品成本=还原前产品成本+半成品成本还原
(4)如果成本计算需经两个以上的步骤,则需重复(1)至 (3)步骤进行再次的还原,直至还原到第一步骤为止。
【链接】为何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下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结转成本,各步骤所耗半成品的成本是以“半成品”或“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综合反映的,这样计算出来的产成品成本,不能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成本资料。在生产步骤较多的情况下,逐步综合结转以后,表现在产成品成本中的绝大多数费用是最后一个步骤所耗半成品的费用,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只是最后一个步骤的费用,在产成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小,这显然不符合企业产品成本结构的实际情况,因而不能据以从整个企业的角度来考核和分析产品成本的构成水平,所以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项目 | 逐步结转分步法 | 平行结转分步法 |
含义 | 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按照产品加工的顺序,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直到最后加工步骤才能计算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方法。也称为计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 | 平行结转分步法,是指在计算各步骤成本时,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也不计算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而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其他费用,以及这些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将相同产品的各步骤成本明细账中的这些份额平行结转、汇总,即可计算出该产品的产成品成本。 |
分类 | 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成本在下一步骤成本计算单中的反映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综合结转法和分项结转法。综合结转法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 |
是否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区别 | 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半成品成本。 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各步骤半成品成本的原因是:便于计算外售半成品成本;便于与同行业半成品成本对比;便于计算各种产品成本提供所耗同一种半成品成本数量;便于考核与分析各生产步骤等内部单位的生产耗费与资金占用水平。 | 平行结转分步法不计算半成品成本。 |
上一步骤成本是否结转到下一步骤的处理不同 | 在逐步结转分步法下,随着半成品实体的流转,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一同结转到下一步骤。 | 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随着半成品实体的流转,上一步骤的生产成本不结转到下一步骤。 |
在产品含义的不同 | 狭义的在产品。 | 平行结转分步法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这些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因此,这里的完工产品,是指企业最后完工的产成品,而把各步骤的在产品和各步骤已完工但尚未最终完成的产品都看成是在产品,即广义的在产品。 |
优点 | 1.能提供各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 2.为各生产步骤的在产品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 3.能够全面地反映各生产步骤的生产耗费水平,更好地满足各生产步骤成本管理的要求。 |
1.各生产步骤能同时计算产成品成本; 2.能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无需进行成本还原; 3.成本计算得到简化,效率提高。 |
缺点 | 1.各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如综合结转)不能反映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 2.各生产步骤不能同时计算产成品成本; 3.成本结转工作量大,同时,如采用综合结转法还需要进行成本还原,增加成本核算的工作量。 |
1.不能提供各个步骤半成品成本的资料; 2.各个步骤的产品成本不包括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费用,不能全面反映各步骤产品的生产耗费水平(第一步骤除外),不能更好地满足各生产步骤成本管理的要求; 3.不能为各生产步骤的在产品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 |
联系 | 逐步分项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均可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均无需进行成本还原。 |
【例题·单选题】下列成本核算方法中,不利于考查企业各类存货资金占用情况的是( )。
A.品种法
B.分批法
C.逐步结转分步法
D.平行结转分步法
以上就是中公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财管》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区别知识点及相关习题,点击下方图片即可获得中公研究院根据2019《财管》新大纲为各位考生准备的注会备考宝典|新大纲知识点手册。
注会考生必不可少的通关秘籍,点击图片即可获取↓↓↓
【答案】D
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备考已经开始,中公财经线下课程还是线上课程都在积极开展中,考生可以咨询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状态的课程,量身定做自己的注会备考计划。扫码进群,不仅可以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备考伙伴,还可以领取不定期的注会惊喜礼包哟!最后,中公小编也祝愿所有考生能够顺利通过2019年的注会考试!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