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财经 中公财经

注册会计师
 

2017年注会考试《审计》第三章高频考点:分析程序

2017-09-08 09:26:42  

2017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将于10月14日、15日举行,中公会计网为帮助备考2017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考生备考,特整理注册会计师考试考点解析,今天中公会计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注会考试审计第三章高频考点:分析程序,力考生们轻松备考2017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同时点击加入>>>【2017注会备考④群】:254588397,可获得群内定期推送2017年注会考试资讯及备考资料哦!

【高频考点】分析程序

【考频分析】

考试频率:★★★★

常练习题型:选择题

学习要求:理解并记忆

一、用作风险评估程序

1.总体要求

在风险评估中运用分析程序是强制要求。但注册会计师无须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每一方面都实施分析程序。例如,在了解内控时,一般不用分析程序。

[试题/单选/2012]下列审计程序中,注册会计师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时通常不采用的是( )。

A.询问 B.观察 C.分析程序 D.检查

【答案】C。解析:分析程序直接针对财务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了解内部控制是针对规章制度的定性分析,两者很难融合。

2.程序特点

分析程序使用的数据汇总性比较强,分析的对象主要是账户余额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具体方法通常是余额分析,辅之以趋势分析和比率分析。

3.具体运用[综合题思路]

用于风险评估时,应重点关注关键的账户余额、趋势和财务比率等方面,形成合理预期,并与被审计单位记录的金额、计算的比率或趋势比较。如比较结果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不一致,且管理层无法作出合理解释或无法取得支持性证据,应考虑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试题/单选/2016]下列有关分析程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分析不同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

B.注册会计师无需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各个方面实施分析程序

C.细节测试比实质性分析程序更能有效地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

D.用于总体复核的分析程序的主要目的在于识别那些可能表明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异常变化

【答案】B

二、用作实质性程序

(一)总体要求

实质性分析程序的目的是应对重大错报风险、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它不是强制程序,因为:

(1)细节测试同样可能实现目的;

(2)分析程序需要前提和基础,不一定适用于所有认定;

(3)实质性分析程序的精确度可能受到种种限制,所提供的证据在很大程度上是间接证据,证明力相对较弱。

从审计过程整体来看,注册会计师不能仅依赖实质性分析程序,而忽略对细节测试的运用。

(二)分析基础

在设计和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

(1)考虑相关认定的重大错报风险和实施的细节测试(如有),确定特定实质性分析程序对这些认定的适用性;

(2)考虑可获得信息的来源、可比性、性质和相关性以及与信息编制相关的控制,评价作出预期时使用的数据的可靠性;

(3)对已记录的金额或比率作出预期,并评价预期值是否足够精确以识别重大错报;

(4)确定已记录金额与预期值之间可接受的差异额。

(三)适用性/前提

1.实质性分析程序通常适用于在一段时期内存在预期关系的大量交易。实质性分析程序的适用性受到认定的性质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

具体而言,实质性分析程序适用于存在、发生、完整性等定性认定,不大适用于准确性、计价和分摊、分类、截止等量化或精细认定,也不宜用于应对较高的重大错报风险。

2.分析程序的运用建立在这种预期的基础上:数据之间的关系存在且在没有反证的情况下继续存在。

(四)数据的可靠性

计划通过实质性分析程序获取的保证水平越高,对数据可靠性的要求也就越高。

数据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根据数据形成的预期值的准确性。

确定数据的可靠性时,下列因素是相关的:

1.可获得信息的来源;

2.可获得信息的可比性;

3.用以确保信息完整、准确、有效的相关控制;

4.可获得信息的性质和相关性。

例如,预算是否作为预期的结果[可靠性低],而不是作为将要达到的目标[可靠性高];

[试题/简答/2015]甲公司是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中与分析程序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3)甲公司的产量与生产工人工资之间存在稳定的预期关系,A注册会计师认为产量信息来自于非财务部门,具有可靠性,在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据以测算直接人工成本。

要求:针对上述事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不恰当。测试与产量信息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测试产量信息/应测试内部信息的可靠性。

(五)预期值的准确程度

预期值的准确性越高,获取的保证水平越高。

评价预期值的准确程度时,应当考虑下列主要因素:

1.对实质性分析程序的预期结果做出预测的准确性;

2.信息可分解的程度;

3.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的可获得性。

(六)可接受的差异额

受重要性、保证水平和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

评估的风险越高,可接受的差异额越低。

可接受的差异额不宜超过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分析程序包括必要时对识别出的不一致或与预期数据严重偏离的波动或关系进行调查。

[试题/简答/2015]甲公司是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中与分析程序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4)A注册会计师对运输费用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确定已记录金额与预期值之间可接受的差异额为150万元,实际差异为350万元,A注册会计师就超出可接受差异额的200万元询问了管理层,并对其答复获取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要求:针对上述事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不恰当。应当针对350万元的差异进行调查。

(七)针对剩余期间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如在期中实施实质性程序,并计划针对剩余期间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应考虑下列因素,并评估这些因素如何影响针对剩余期间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的能力:

1.实质性分析程序对特定认定的适用性

2.数据的可靠性

3.评价预期值的准确程度

4.可接受的差异额

如仅实施实质性分析不足以收集充分、适当的证据,应测试剩余期间控制的有效性或针对期末实施细节测试。

三、用于总体复核

1.总体要求

是强制要求,目的是确定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一致。

2.程序特点

比较的内容、手段与风险评估阶段基本相同;分析的时间、重点、层次不同,数据的数量、质量、详细程度不同。

3.再评风险

总体复核时,如果识别出以前未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应重新考虑评估的风险是否恰当,计划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是否有必要追加审计程序[为合理保证,当慎之又慎]。

[试题/简答/2015]甲公司是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中与分析程序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5)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未提出审计调整建议,已审财务报表与未审财务报表一致,因此认为无需在临近审计结束时运用分析程序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

要求:针对上述事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不恰当。在临近审计结束时,应当运用分析程序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总体复核分析程序是必要程序。

2017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各章节知识点汇总

2017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每日一练汇总

2017年注会1元考试报

2018年注会考试全国开课啦!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获取更多会计报考资讯,备考资料,模拟试题请关注中公会计新浪微博官方微信主页:

微博:@中公会计 微信:中公注册会计师

来源: 中公会计

上一篇 2017年注会考试《审计》第四章高频考点: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
下一篇 如何备考2024年注册会计师审计考试
 

推荐活动

查看更多
换一批
电话 咨询 课程 APP
 
 

选择分校

全国 北京 广东 山东 江苏 上海 浙江 河南 四川 山西 河北 湖北 安徽 湖南 福建 陕西 辽宁 重庆 云南 江西 广西 天津 吉林 内蒙古 黑龙江 海南 贵州 青海 甘肃 新疆 宁夏 西藏
 

选择项目

国内财经证书domestic

初级会计职称 税务师 初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高级经济师

国际财经证书international

CMA

金融相关证书finance

证券从业 基金从业 期货从业 银行从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