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财经 中公财经

注册会计师
 

2019注册会计师审计第四章知识点:选取样本阶段

2019-08-09 13:49:02  

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距离我们越来越近,不知道各位考生是否了解选取样本阶段,中公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2019注册会计师审计第四章知识点:选取样本阶段,希望对大家的注会审计备考有所帮助。

(―)确定抽样方法

在细节测试中进行审计抽样,可能使用统计抽样,也可能使用非统计抽样。注册会计师在细节测试中常用的统计抽样方法包括货币单元抽样和传统变量抽样。

1. 货币单元抽样。货币单元抽样是一种运用属性抽样原理对货币金额而不是对发生率 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它是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方法的分支,有时也被称为金额单元抽样、累计货币金额抽样以及综合属性变量抽样等。货币单元抽样以货币单元作为抽样单元, 例如,总体包含100个应收账款明细账户,共有余额200 000元。若采用货币单元抽样,则 认为总体含有200 000个抽样单元,而不是100个。总体中的每个货币单元被选中的机会相 同,所以总体中某一项目被选中的概率等于该项目的金额与总体金额的比率,项目金额越 大,被选中的概率就越大,这样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将审计重点放在较大的账户余额或交易。 但实际上注册会计师并不是对总体中的货币单元实施检查,而是对包含被选取货币单元的账 户余额或交易实施检查。注册会计师检查的账户余额或交易被称为逻辑单元。

货币单元抽样的优点主要包括:(1)货币单元抽样以属性抽样原理为基础,注册会计师 可以很方便地计算样本规模和评价样本结果,因而通常比传统变量抽样更易于使用;(2)货 币单元抽样在确定所需的样本规模时无需直接考虑总体的特征(如变异性),因为总体中的 每一个货币单元都有相同的规模,而传统变量抽样的样本规模是在总体项目共有特征的变异 性或标准差的基础上计算的;(3)货币单元抽样中,项目被选取的概率与其货币金额大小 成比例,因而无需通过分层减少变异性,而传统变量抽样通常需要对总体进行分层以减小样 本规模;(4)在货币单元抽样中使用系统选样法选取样本时,如果项目金额等于或大于选 样间距,货币单元抽样将自动识别所有单个重大项目,即该项目一定会被选中;(5)如果注 册会计师预计不存在错报,货币单元抽样的样本规模通常比传统变量抽样方法更小;(6)货币 单元抽样的样本更容易设计,且可在能够获得完整的最终总体之前开始选取样本。

货币单元抽样的缺点主要包括:(1)货币单元抽样不适用于测试总体的低估,因为账 面金额小但被严重低估的项目被选中的概率低,如果在货币单元抽样中发现低估,注册会计师在评价样本时需要特别考虑;(2)对零余额或负余额的选取需要在设计时予以特别考虑, 例如,如果准备对应收账款进行抽样,注册会计师可能需要将贷方余额分离出去,作为一个 单独的总体,如果检查零余额的项目对审计目标非常重要,注册会计师需要单独对其进行测 试,因为零余额的项目在货币单元抽样中不会被选取;(3)当发现错报时,如果风险水平 一定,货币单元抽样在评价样本时可能高估抽样风险的影响,从而导致注册会计师更可能拒 绝一个可接受的总体账面金额;(4)在货币单元抽样中,注册会计师通常需要逐个累计总 体金额,以确定总体是否完整并与财务报表一致,不过如果相关会计数据以电子形式储存, 就不会额外增加大量的审计成本;(5)当预计总体错报的金额增加时,货币单元抽样所需 的样本规模也会增加,这种情况下,货币单元抽样的样本规模可能大于传统变量抽样所需的 规模。

2. 传统变量抽样。传统变量抽样运用正态分布理论,根据样本结果推断总体的特征。 传统变量抽样涉及难度较大、较为复杂的数学计算,注册会计师通常使用计算机程序确定样 本规模,一般不需懂得这些方法所用的数学公式。

传统变量抽样的优点主要包括:(1)如果账面金额与审定金额之间存在较多差异,传 统变量抽样可能只需较小的样本规模就能满足审计目标;(2)注册会计师关注总体的低估 时,使用传统变量抽样比货币单元抽样更合适;(3)需要在每一层追加选取额外的样本项 目时,传统变量抽样更易于扩大样本规模;(4)对零余额或负余额项目的选取,传统变量 抽样不需要在设计时予以特别考虑。

传统变量抽样的缺点主要包括:(1)传统变量抽样比货币单元抽样更复杂,注册会计 师通常需要借助计算机程序;(2)在传统变量抽样中确定样本规模时,注册会计师需要估 计总体特征的标准差,而这种估计往往难以作出,注册会计师可能利用以前对总体的了解或 根据初始样本的标准差进行估计;(3)如果存在非常大的项目,或者在总体的账面金额与 审定金额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差异,而且样本规模比较小,正态分布理论可能不适用,注册会 计师更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4)如果几乎不存在错报,传统变量抽样中的差异法和比率 法将无法使用。

在细节测试中运用传统变量抽样时,常见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 均值法。使用这种方法时,注册会计师先计算样本中所有项目审定金额的平均值, 然后用这个样本平均值乘以总体规模,得出总体金额的估计值。总体估计金额和总体账面金 额之间的差额就是推断的总体错报。均值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样本审定金额的平均值=样本审定金额:样本规模

估计的总体金额=样本审定金额的平均值x总体规模

推断的总体错报=总体账面金额-估计的总体金额

例如,注册会计师从总体规模为1 000、账面金额为1 000 000元的存货项目中随机选择 T 200个项目作为样本。在确定了正确的采购价格并重新计算了价格与数量的乘积之后,注 册会计师将200个样本项目的审定金额加总后除以200,确定样本项目的平均审定金额为 980元。然后计算估计的总体金额为980 000元(980x1 000)。推断的总体错报就是20 000 元(1 000 000 -980 000)。

(2) 差额法。使用这种方法时,注册会计师先计算样本审定金额与账面金额之间的平 均差额,再以这个平均差额乘以总体规模,从而求出总体的审定金额与账面金额的差额 (即总体错报)。差额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样本平均错报=(样本账面金额-样本审定金额):样本规模

推断的总体错报=样本平均错报x总体规模

估计的总体金额=总体账面金额-推断的总体错报

例如,注册会计师从总体规模为1 0。0、账面金额为1 040 000元的存货项目中选取了 200个项目进行检查。注册会计师逐一比较200个样本项目的审定金额和账面金额,并将账 面金额(208 000元)和审定金额(196 000元)之间的差异加总,得出差异总额为12 000 元,再用这个差额除以样本项目个数200,得到样本平均错报60元(12 000:200)。然后注 册会计师用这个平均错报乘以总体规模,计算出总体错报为60 000元(60 x1 000),因为样本的账面金额大于审定金额,估计的总体金额为980 000元(1 040 000 -60 000)。

(1) 比率法。使用这种方法时,注册会计师先计算样本的审定金额与账面金额之间的 比率,再以这个比率去乘总体的账面金额,从而求出估计的总体金额。比率法的计算公 式如下:

比率=样本审定金额v样本账面金额

估计的总体金额=总体账面金额x比率

推断的总体错报=总体账面金额-估计的总体金额

沿用差额法举例中用到的数据,如果注册会计师使用比率法,样本审定金额与样本账面金 额的比率为0.94 (196 000 - 208 000)0注册会计师用总体的账面金额乘以该比例,得到估计的总 体金额为977 600元(1 040 000 x0.94),推断的总体错报则为62 400元(1 040 000 - 977 600)。

如果未对总体进行分层,注册会计师通常不使用均值法,因为此时所需的样本规模可能 太大,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比率法和差额法都要求样本项目存在错报,如果样本项目的审 定金额和账面金额之间没有差异,这两种方法使用的公式所隐含的机理就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即不存在抽样风险,从而使注册会计师在评价样本结果时得出错误结论)。注册会计师在 评价样本结果时常常用到比率法和差额法,如果发现错报金额与项目的金额紧密相关,注册 会计师通常会选择比率法;如果发现错报金额与项目的数量紧密相关,注册会计师通常会选 择差额法。不过,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使用统计抽样,且预计没有差异或只有少量差异,就 不应使用比率法和差额法,而考虑使用其他的替代方法,如均值法或货币单元抽样。

(二) 确定样本规模

提供充分审计证据所必需的样本规模取决于审计目标和抽样方法的效率。在既定目标下,如果一个样本能够以更小的样本规模实现相同的目标,它就比另一个样本更为有效。

1.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在细节测试中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如下:

(1) 可接受的误受风险。细节测试中的抽样风险包括误受风险和误拒风险。

误受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的风险,它与审计的效 果有关,注册会计师通常更为关注。在确定可接受的误受风险水平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 下列因素:①注册会计师愿意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②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③针对同一审计目标或财务报表认定的其他实质性程序(包括分析程序和不涉及审计抽样的细节测 试)的检查风险。误受风险与样本规模反向变动。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愿意承担的审计 风险通常为5%〜10%。当审计风险既定时,如果注册会计师将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低水 平,或者更为依赖针对同一审计目标或财务报表认定的其他实质性程序,就可以在计划的细 节测试中接受较高的误受风险,从而降低所需的样本规模。相反,如果注册会计师将重大错 报风险水平评估为高水平,而且不执行针对同一审计目标或财务报表认定的其他实质性程 序,可接受的误受风险将降低,所需的样本规模随之增加。

误拒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上不存在的风险,它与审计的效 率有关。与控制测试中对信赖不足风险的关注相比,注册会计师在细节测试中对误拒风险的 关注程度通常更高。如果控制测试中的样本结果不支持计划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注册 会计师可以实施其他的控制测试以支持计划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或根据测试结果提高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由于替代审计程序比较容易实施,因此,对控制信赖不足给注册会 计师和被审计单位造成的不便通常相对较小。但是,如果在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账面金额可能不存在重大错报时却根据样本结果得出存在重大错报的结论,注册会计师采用替代方法 可能花费的成本大得多。通常,注册会计师需要与被审计单位的人员进一步讨论,并实施额 外的审计程序。这些工作将大幅增加审计成本,而且时间上也可能不现实,例如,无法重返 遥远的经营场所,或者实施额外程序将延迟财务报告的发布。误拒风险与样本规模反向变 动。在实务中,如果注册会计师降低可接受的误拒风险,所需的样本规模将增加,以审计效 率为代价换取对审计效果的保证程度。如果总体中的预期错报非常小,拟从样本获取的保证 程度也较低,且被审计单位拟更正事实错报,这种情况下,误拒风险的影响降低,注册会计 师不必过多关注误拒风险。

(2) 可容忍错报。可容忍错报,是指注册会计师设定的货币金额,注册会计师试图对 总体中的实际错报不超过该货币金额获取适当水平的保证。细节测试中,某账户余额、交易 类型或披露的可容忍错报是注册会计师能够接受的最大金额的错报。

可容忍错报可以看作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这个概念在抽样程序中的运用。与确定特定类别 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相关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旨在将这些交易、账户余额 或披露中未更正与未发现错报的汇总数超过这些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的可能 性降至适当的低水平。可容忍错报可能等于或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这取决于注册会计师 考虑下列因素后作出的职业判断:①事实错报和推断错报的预期金额(基于以往的经验和 对其他交易类型、账户余额或披露的测试);②被审计单位对建议的调整所持的态度;③某 审计领域中,金额需要估计或无法准确确定的账户的数量;④经营场所、分支机构或某账户 中样本组合的数量,注册会计师分别测试这些经营场所、分支机构或样本组合,但需要将测 试结果累积起来得出审计结论;⑤测试项目占账户全部项目的比例。例如,如果注册会计师 预期存在大量错报,或管理层拒绝接受建议的调整,或大量账户的金额需要估计,或分支机 构的数量非常多,或测试项目占账户全部项目的比例很小,注册会计师很可能设定可容忍错 报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反之,可以设定可容忍错报等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可容忍错报与样本规模反向变动。当误受风险一定时,如果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容忍错 报降低,为实现审计目标所需的样本规模就增加。

(3) 预计总体错报。在确定细节测试所需的样本规模时,注册会计师还需要考虑预计 在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别中存在的错报金额和频率。预计总体错报不应超过可容忍错报。在既定的可容忍错报下,预计总体错报的金额和频率越小,所需的样本规模也越小。相反,预计 总体错报的金额和频率越大,所需的样本规模也越大。如果预期错报很高,注册会计师在实 施细节测试时对总体进行100%检查或使用较大的样本规模可能较为适当。

注册会计师在运用职业判断确定预计错报时,应当考虑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状况和经营风 险,以前年度对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型进行测试的结果,初始样本的测试结果,相关实质性程 序的结果,以及相关控制测试的结果或控制在会计期间的变化等因素。

(4)总体规模。总体中的项目数量在细节测试中对样本规模的影响很小。因此,按总 体的固定百分比确定样本规模通常缺乏效率。

(5)总体的变异性。总体变异性是指总体的某一特征(如金额)在各项目之间的差异 程度。在细节测试中,注册会计师确定适当的样本规模时要考虑特征的变异性。衡量这种变 异或分散程度的指标是标准差。如果使用非统计抽样,注册会计师不需量化期望的总体标准 差,但要用“大”或“小”等定性指标来估计总体的变异性。总体项目的变异性越低,通 常样本规模越小。

如果总体项目存在重大的变异性,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将总体分层。分层,是指将总体 划分为多个子总体的过程,每个子总体由一组具有相同特征的抽样单元组成。注册会计师应 当仔细界定子总体,以使每一抽样单元只能属于一个层。未分层总体具有高度变异性,其样 本规模通常很大。最有效率的方法是根据预期会降低变异性的总体项目特征进行分层。分层 可以降低每一层中项目的变异性,从而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小样本规模, 提高审计效率。

在细节测试中,分层的依据可能包括项目的账面金额,与项目处理有关的控制的性质, 或与特定项目(如更可能包含错报的那部分总体项目)有关的特殊考虑等。注册会计师通 常根据金额对总体进行分层,这使注册会计师能够将更多审计资源投向金额较大的项目,而 这些项目最有可能包含高估错报。例如,为了函证应收账款,注册会计师可以将应收账款账 户按其金额大小分为三层,即账户金额在100 000元以上的;账户金额为5 000〜100 000元 的;账户金额在5 000元以下的。然后,根据各层的重要性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 金额在100 000元以上的应收账款账户,应进行全部函证;对于金额在5 000 ~ 100 000元以 及5 000元以下的应收账款账户,则可采用适当的选样方法选取进行函证的样本。同样,注 册会计师也可以根据表明更高错报风险的特定特征对总体分层,例如,在测试应收账款计价 中的坏账准备时,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账龄对应收账款余额进行分层。

分层后的每一组子总体被称为一层,每层分别独立选取样本。对某一层中的样本项目实 施审计程序的结果,只能用于推断构成该层的项目。如果注册会计师将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 分成不同的层,需要对每层分别推断错报。在考虑错报对该类别的所有交易或账户余额的可 能影响时,注册会计师需要综合考虑每层的推断错报。如果对整个总体得出结论,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与构成整个总体的其他层有关的重大错报风险。例如,在对某一账户余额进行测 试时,占总体数量20%的项目,其金额可能占该账户余额的90% o注册会计师只能根据该 样本的结果推断至上述90%的金额。对于剩余10%的金额,注册会计师可以抽取另一个样 本或使用其他收集审计证据的方法,单独得出结论,或者认为其不重要而不实施审计程序。

表4 -7列示了细节测试中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并分别说明了这些影响因素在细节测试中的表现形式。

表4-7 细节测试中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

影响因素 与样本规模的关系
可接受的误受风险 反向变动
可容忍错报 反向变动
预计总体错报 同向变动
总体规模 影响很小
总体的变异性 同向变动

2.确定样本量。实施细节测试时,无论使用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方法,注册会计 师都应当综合考虑上文所述的影响因素,运用职业判断和经验确定样本规模。在情形类似 时,注册会计师考虑的因素相同,使用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确定的样本规模通常是可比的。必要时,可以进一步调整非统计抽样计划,例如,增加样本量或改变选样方法,使非统 计抽样也能提供与统计抽样方法同样有效的结果。即便使用非统计抽样,注册会计师熟悉统 计理论,对于其运用职业判断和经验考虑各因素对样本规模的影响也是非常有益的。

表4-8提供了细节测试中基于货币单元抽样法的样本量。该表中可接受的误受风险为 5%或10%,如果注册会计师需要其他误受风险水平的抽样规模,必须使用统计抽样参考资 料中的其他表格或计算机程序。例如,注册会计师确定的误受风险为10%,可容忍错报与总体账面金额之比为5%,预计总体错报与可容忍错报之比为0.20,根据表4-8,注册会计师确定样本规模为69。

表4-8 细节测试货币单元抽样样本规模

误受 风险 预计总体错报与 可容忍错报之比 可容忍错报与总体账面金额之比
    ,50% 30% 10% 8% 6% 5% 4% 3% 2% 1% 0. 50%
5% 6 10 30 38 50 60 75 100 150 300 600
5% 0,10 8 13 37 46 62 74 92 123 184 368 736
5% 0. 20 10 16 47 58 78 93 116 155 232 463 925
5% 0. 30 12 20 60 75 100. 120 150 200 300 600 1 199
5% 0.40 17 27 81 102 135 162 203 270 405 809 1 618
5% 0. 50 24 39 116 145 193 231 289 385 577 1 154 2 308
10% 5 8 24 29 39 47 58 77 116 231 461
10% 0. 20 7 12 35 43 57 69 86 114 171 341 682
10% 0. 30 9 15 44 55 73 87 109 145 217 433 866
10% 0. 40 12 20 58 72 96 115 143 191 286 572 1 144
10% 0. 50 16 27 80 100 134 160 200 267 400 799 1 597

使用传统变量抽样方法时,注册会计师通常运用计算机程序确定适当的样本规模。如 果总体缺乏变异性,传统变量抽样确定的样本量可能太小,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使用表 4-8设定最小样本规模(假定预计不存在错报),或按照经验将最小样本规模确定为 50 〜75。

如果使用非统计抽样,注册会计师也可以利用表4-8 T解细节测试的样本规模,再考 虑影响样本规模的各种因素及非统计抽样与货币单元抽样之间的差异,运用职业判断确定所 需的适当样本规模。例如,如果在设计非统计抽样时没有对总体进行分层,考虑到总体的变异性,注册会计师可能将样本规模调增50%。

注册会计师还可以使用下列公式确定样本规模:

样本规模=可容忍错报T *保证系数

注册会计师可以从表4-9中选择适当的保证系数,再运用公式法确定样本规模。沿用 上例的数据,如果注册会计师确定的误受风险为1。%,预计总体错报与可容忍错报之比为 0. 20,根据表4-9,保证系数为3. 41,由于可容忍错报与总体账面金额之比为5%,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样本规模为69 (3.41 -5% =68.2,出于谨慎考虑,将样本规模确定为69),这与根据表4 -8得出的样本规模相同。

表4-9 货币单元抽样确定样本规模时的保证系数

预计总怵错报与         误受风险        
洱容忍错报之比 5% 10% 15% 20% 25% 3( 35% 37% 50%
0. 00 3.00 2.31 L90 1.61 1.39 1.21 1.05 1.00 0. 70
0. 05 3.31 2. 52 2. 06 1.74 1.49 1.29 1. 12 1.06 0. 73
0. 10 3. 68 2. 77 2. 25 1.89 1.61 1.39 1.20 1. 13 0. 77
0. 15 4. 11 3. 07 2. 47 2. 06 1.74 1.49 1.28 1.21 0. 82
0. 20 4. 63 3.41 2. 73 2. 26 1.90 1.62 1.38 1.30 0. 87
0. 25 5.24 3. 83 3.04 2. 49 2. 09 1.76 1.50 1.41 0. 92
0. 30 6. 00 4. 33 3.41 2. 77 2. 30 1.93 1.63 1.53 0. 99
0. 35 6. 92 4. 95 3. 86 3. 12 2. 57 2. 14 1.79 1.67 1.06
0.40 8.09 5. 72 4. 42 3.54 2. 89 2. 39 1.99 1.85 1. 14
0. 45 9. 59 6.71 5. 13 4. 07 3.29 2. 70 2. 22 2. 06 1.25
0. 50 11.54 7.99 6. 04 4. 75 3. 80 3. 08 2.51 2. 32 1.37
0. 55 14.18 9. 70 7.26 5. 64 4. 47 3.58 2. 89 2. 65 1.52
0. 60 17.85 12.07 8. 93 6. 86 5.37 4. 25 3.38 3.09 1.70

注:此表以泊松分布为基础。

(三)选取样本并对其实施审计程序

注册会计师应当仔细选取样本,以使样本能够代表抽样总体的特征。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从简单随机选样、系统选样或随意选样中挑选适当的选样方法选取样本,也可 以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提高选样的效果。

在选取样本之前,注册会计师通常先识别单个重大项目。然后,从剩余项目中选取样本,或者对剩余项目分层,并将样本规模相应分配给各层。例如,排除需要100%检查的单 个重大项目之后,剩余的应收账款账面金额为1 200 000元,注册会计师可以按照金额大小 将其分成两层:第一层包含账面金额在1 000〜10 000元之间的150个大额项目,该层账面 金额小计为860 000元;第二层包含账面金额小于1 000元的1 500个小额项目,该层账面 金额小计为340 000元。如果确定的样本量为60,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各层账面金额在总体 账面金额中的占比大致分配样本,从第一层选取40个项目(860 000 : 1 200 000接近于 2/3),从第二层选取20个项目。注册会计师也可以将总体分为金额大约相等的两个部分, 然后在这两个部分之间平均分配样本量。注册会计师从每一层中选取样本,但选取的方法应当能使样本具有代表性。

货币单元抽样以货币单元作为抽样单元,因为总体中的每一个货币单元都有相同的规模,项目被选取的概率与其货币金额大小成比例,因而无需分层。如果用系统选样法选取样 本,注册会计师需要先确定选样间隔,即用总体账面金额除以样本规模,得到样本间隔,然 后在第一个间隔中确定一个随机起点,从这个随机起点开始,按照选样间隔,从总体中顺序 选取样本,注册会计师再对包含被选取货币单元的账户余额或交易(即逻辑单元)实施检 查。例如,在应收账款明细账户中,账户Al、A2、A3、A4、A5……的账面金额分别为200 元、150元、350元、100元、700元 则A1占的货币区间为1〜200元,A2占201 - 350 元,A3占351 -700元,A4占701 -800元,A5占801〜1 500元……如果注册会计师确定 的选样间隔为300元,然后从1〜300元(含300元)之间选择一个随机起点,如第150元,随后挑选出来的样本依次为第450元(150 +300)、第750元(450 +300)、第1 050元 (750 +300)、第1 350元(1 050 + 300)……注册会计师将要实施检查的逻辑单元为账户A1 (包含第150元)、A3 (包含第450元)、A4 (包含第750元)、A5 (包含第1 050元)……

从上例可以看出,如果逻辑单元的账面金额大于或等于选样间隔,该项目一定会被挑选 出来。如果逻辑单元的账面金额是选样间隔的数倍,该项目将不止一次被挑选出来,如账户 A5,包含了第1 050元和第1 350元,有两次被选取的机会。这种情况下,最终选取的逻辑 单元数量小于确定的样本规模。为简化样本评价工作,注册会计师可能对账面金额大于或等 于选样间隔的项目实施100%的检查,而不将其纳入抽样总体。

人工选取逻辑单元时,注册会计师还可以使用另一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将计 算器清零;(2)减去随机起点的金额;(3)逐一加上逻辑单元的账面金额并记录每一次的小计金额,使小计金额为0或为正数的第一个逻辑单元将被挑选出来;(4)用上一步的小 计金额减去选样间隔或选样间隔的倍数,直至小计金额再次为负数;(5)重复第三步的工作,选出使小计金额为0或为正数的下一个逻辑单元……使用这种方法选出的逻辑单元与前 例相同。

注册会计师应对选取的每一个样本实施适合于具体审计目标的审计程序。无法对选取的 项目实施检查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这些未检查项目对样本评价结果的影响。如果未检查 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错报不会改变注册会计师对样本的评价结果,注册会计师无需检查这些项 目;反之,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替代程序,获取形成结论所需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还要 考虑无法实施检查的原因是否影响计划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或舞弊风险的评估水平。

选取的样本中可能包含未使用或无效的项目,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设计样本时是如何界定总体的。如果总体包含所有的支票(无论是已签发支票,还是空白支票),注册会计师需 要考虑样本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空白支票的可能性。考虑到这种可能性,注册会计师可能希望比最低样本规模稍多选取一些项目,对多余的项目只在需要作为替代项目时才进行检查。

 

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备考已经开始,中公财经线下课程还是线上课程都在积极开展中,考生了解选取样本阶段之后,可以针对自己的情况,量身定做自己的注会备考计划。

以上就是中公小编为您整理的注会审计知识点--2019注册会计师审计第四章知识点:选取样本阶段

注会考生必不可少的通关秘籍,点击图片即可获取↓↓↓

小编推荐:

2019注册会计师审计第四章知识点:样本设计阶段

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思维导图全章节汇总

2019年注册会计师《审计》新大纲重点知识点手册

2019注会考试《审计》科目有哪些题型?分值占比是多少?

来源: 中公财经

上一篇 2019注册会计师审计第四章知识点:样本设计阶段
下一篇 如何备考2024年注册会计师审计考试
 

推荐活动

查看更多
换一批
电话 咨询 课程 APP
 
 

选择分校

全国 北京 广东 山东 江苏 上海 浙江 河南 四川 山西 河北 湖北 安徽 湖南 福建 陕西 辽宁 重庆 云南 江西 广西 天津 吉林 内蒙古 黑龙江 海南 贵州 青海 甘肃 新疆 宁夏 西藏
 

选择项目

国内财经证书domestic

初级会计职称 税务师 初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高级经济师

国际财经证书international

CMA

金融相关证书finance

证券从业 基金从业 期货从业 银行从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