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出纳的主要工作就是“管钱”——这就要求我们实时关注资金的变动情况。那么,身为出纳,你知道实务中常见的资金形式有哪些吗?不知道的都看这里啦↓↓↓!

虽说资金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在出纳眼里无非就三种:库存现金、银行转账和承兑汇票。
那么,出纳实务中如何做好资金的管理呢?
1.库存现金的管理
一般来说库存现金的金额都是比较少的。对于这种资金的管理,出纳要做的就是防止坐支现金。在财务工作中,收入和支出一定要分别操作。收入的现金都要存入银行,而需要支出的现金则需要从日常的备用金中提取。
坐支现金:企业收到的营业款是现金时,企业并没有存入指定的银行账户中,而是直接从收到的营业款中进行其他的开支行为。
2.银行存款的管理
一般来说企业的大多数款项都在银行中,也“流动”于银行。我们出纳在这方面的管理就是注意一个摘要填写了。一个公司的不同账户转账,其摘要可简单的记为“划账”;非关联企业在转账时,摘要一定要写清用途;关联企业借用资金时,可以不必把用途写得那么明确,只需要记为“往来款项”即可。
3.承兑汇票的管理
银行承兑汇票是商业汇票的一种。指由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人签发,向开户银行申请并经银行审查同意承兑的,保证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需要注意的是,承兑汇票有日期限制,需要妥善处理。
出纳实务中做到以上几点资金管理的要求,基本可以说是一个合格的“管钱人”了。
【相关阅读:现金保管有禁忌,出纳人员需注意】
以上就是中公财经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出纳实务中常见的资金形式有哪些?相关问题解答。想要获取更多出纳实务相关内容,可关注中公财经证书培训网“会计实操培训”,小编将为大家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