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做周知,企业的内控管理系统就像一个企业的神经中枢。一旦中枢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比如之前轰动一时的“康美药业”事件~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内控管理——内部审计目的以及内部审计对象的相关内容。
别说内部审计跟你没关系~身为财会人员应该都清楚内审的发展趋势——通过内部审计机制培养企业经理。想要升职加薪的小伙伴还不看过来?

首先,咱们先了解一下企业设立内部审计的目的:
内部审计的设立可以帮助部门、单位的管理人员实行最有效的管理。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可为外部审计提供可信赖的资料,减少外部审计的工作量。
内部审计的审计对象有哪些?
常见的审计对象:
1、以实物为对象。对存货、固定资产或货币资金的时点状态或期间状况进行审计。如:存货清查审计、固定资产构建及处置审计、资金收支审计。
2、以账务为对象。对因提供、销售商品或劳务产生的债权债务的产生依据,期间过程和时点状态进行审计。如:账期审计,回款期审计,坏账审批审计。
3、以规则为对象。对制度、计划、任务、标准、流程等的执行过程及结果进行审计。如:目标完成审计,采购审批流程审计,供应商入围政策执行审计,折扣权限与审批审计,预算执行情况审计。
4、以责任人为对象。对经济责任人进行的期间责任、期末状态进行审计。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责任人目标成本审计。
以上就是中公财经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内控管理——内部审计目的以及内部审计对象的相关内容分享。想要获取更多会计实务相关内容,可关注“中公财经”会计实务栏目,小编将为大家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