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应纳税所得额为企业每一个纳税年度的收人总额,减除不征税收人、免税收人、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基本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 不征税收入 - 免税收入 - 各项扣除 - 以前年度亏损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除特殊规定外,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即属于当期的收人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人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也不作为当期的收人和费用。应纳税所得额的正确计算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收人和企业的税收负担,并且同成本、费用核算关系密切。因此,《企业所得税法》对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作了明确规定,主要内容包括收人总额、扣除范围和标准、资产的税务处理、亏损弥补等。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2019年税务师考试备考已开启,如果独自学习有困难的话,可以选择中公的面授或者网校,我们有优质的教学资源,可以为大家的税务师学习提供很大的帮助,可以让考生在短期内更加理解教材内容,从而提高备考的效率。2019年税务师全新课程全新上线,考点考情全掌握,助你加速成为税务师!更多资料,可进QQ交流群或关注税务师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