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发展前景广阔,在薪资,就业方面吸引着很多人,既包括会计专业,也有大量非会计专业的人加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也想要加入了CPA考试大军。
注册会计师的难度是众所周知的,尤其对于零基础考生而言,学习的压力和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做好准备就至关重要了。大四阶段面临考研,考公,找工作等众多选择,如果决定备考注会,首先需要排除杂念,坚定不移。
非会计专业的第一道难关是基础不好,缺什么补什么,至少在11月之前完成基础学习,尤其是会计,不是简单背诵就可以,需要一段时间逐步理解其原理。根据自己的基础,报考2-3科,确定组合,注意不要贪心,量力而行,只有不放弃,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进步,条总会通过CPA。
然后再制定学习具体安排,每天投入多少时间来学习,要学习多少知识点,等等。在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我们要确保计划的可实施性,建议不要把时间排得太满,如果遇到突发情况,不能按时完成当日的学习任务,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学习心态。最好的做法是,留出一部分时间来进行调整。如果能超额完成当日的学习量,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报班学习,有人指导,少走弯路,有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学习,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条路上能走得更远,更顺利。
非本专业,基础不好,不是注会的障碍,真正的问题是,你决定走上这条路了吗?是不是愿意为之奋斗。我们与其犹豫不定,不如脚踏实地,从现在开始让自己每一分钟都有价值。
此外,由于你是应届大学生的身份,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工作需要优先
小白想要报考注会,往往是因为有工作上的需要,或者是想转行到财会岗位,那么在选择备考科目的时候,当然是工作需要优先。比如,银行信贷专员可能需要的就是看懂报表,那么财务成本管理和会计就很有用,想要应聘企业会计,则必须要懂会计和税法,想要进事务所从事审计工作,还可以再加一门审计等等……
2.注意科目间的关系
注会6科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其中会计是基础中的基础,无论是学习税法、审计还是财务成本管理,可能或多或少都需要一点会计上的知识。
所以,如果从建立知识体系的角度而言,当然首选会计,但是会计其实也是最难的一科,尤其是对于零基础的学生,要从无到有的建立会计逻辑,还是很伤脑筋的。因此,如果不怎么有信心,不想一开始就挑战高难度,也可以先选其他科目,毕竟考试只要60分通过即可,部分知识点理解不到位不影响全局。
3.难易要搭配
注会专业阶段的成绩有效期是5年,5年过六科,时间相对而言还算充裕。一般而言,一年过2-3科是比较正常的速度,为了不给平时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压力,那么注意难易搭配就很重要了。
就考试难度而言,注会六科的排名如下: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前三科和后三科里面分别抽一科出来组合,其实就是不怎么出错的搭配了。
有了上面三个原则,相信你已经有了自己的选择,但如果还在纠结,不妨试试小编给大家提供的科目搭配方案:
(1)会计+税法
推荐理由:会计、税法是关联度最高的两门学科,通过了这两门对找财会类的工作会很有帮助。另外,因为会计是最难的,先通过会计,可以大大减少以后年度的备考压力,搭配一门稍微简单一点的税法,也能够做到难易结合。
(2)会计+税法+经济法(或公司战略)
推荐理由:与第一种方案的理由相似,如果学了会计和税法两门,觉得自己仍有余力,可以再加一门经济法(或公司战略)。
(3)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推荐理由:难度最小的备考方案,适合那些想要试水的学员。
最后,小编需要提醒一下大家,科目搭配真的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自己和不适合自己的区别。另外,与其过多的纠结于搭配方案,不如放手开始学习,因为不管如何搭配,最终都要通过六科才能拿证,您说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