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级经济师考试已于23日正式截止报名,已经报名参加考试的小伙伴,现在应该进入最后的复习冲刺阶段,中公财经小编为大家规划了各个专业中级经济师“睡前速记”备考知识点,旨在帮助考生利用睡前5分钟的时间,迅速记忆2019中级经济师重要知识点。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商业经济】2019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点:生产能力的决定因素,即将入睡的小伙伴们,速度围观一下吧~
【商业经济】2019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点:生产能力的决定因素
生产能力的决定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设施的质量和数量。设施是决定企业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设施的数量包括生产面积、设备数量;设施的质量包括生产设备的工作效率、生产面积可利用系数等。
(2)计划期内的有效工作时间。生产能力一般以年度为时间计量单位,所以年内生产面积或设备的可利用工作的时间是影响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制度工作时间和有效工作时间。
(3)产品的技术工艺特征。生产能力是综合平衡各个生产环节后确定的,而对各环节能力起决定作用的除资源的可利用量外,就是产品的技术工艺特征。对于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加工方式,各个生产环节的能力是不同的。
(4)劳动组织与生产组织条件。这包括劳动者的技术及熟练程度,它主要会影响加工单位产品的时间,即影响单件定额时间;生产组织方式的合理性,它会影响系统各环节的平衡、流程的结构和时间;以及系统中的存储、瓶颈等。
生产能力虽然是一个可以定量分析的指标,但影响因素较多也较复杂,例如,机器设备的更新改造、产品设计或技术的变更、定额时间及工时的变化、资源组织方式的调整等,都会导致能力的变化。所以,根据计算生产能力所依据的信息不同,生产能力可分为理论能力和有效能力两种。
(1)理论能力。也称为设计能力,是指根据理想状态下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来确定的生产能力。这是流通企业在建设,或者在改造时,根据技术文件确定的标准能力。有时是设施处于投资过程中,尚未形成的能力,所以也称为潜在能力。
(2)有效能力。也称实际能力,指流通企业按现有资源及利用状况,经过调查、调整,计算核定的能力,是企业在计划年度内能达到的能力。有效能力一般根据计划期内资源条件和产品的变化,以及采取的技术组织措施情况确定。由于企业的可利用资源以及产品、技术方法的变化,实际的有效能力往往不同于理论能力。
以上就是【商业经济】2019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点:生产能力的决定因素的全部内容,这一重要知识点,你记住了吗?更多专业中级经济师“睡前速记”备考知识点,尽在中公“中级经济师备考资料”,点击+Q:786286463 回复关键词“备考资料”即可领取1G备考资料包,还等什么,赶快加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