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证券投资管理
证券投资的对象是金融资产,金融资产是一种以凭证、票据或者合同合约形式存在的权利性资产,如股票、债权及其衍生证券。
一、证券资产的特点
(一) 价值虚拟性
(二) 可分割性
(三) 持有目的多元性
(四) 强流动性
(五) 高风险性
二、证券投资的目的
(一) 分散资金投向,降低投资风险
(二) 利用闲置资金,增加企业收益
(三) 稳定客户关系,保障生产经营
(四) 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增强偿债能力
三、证券资产投资的风险
(一) 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影响资本市场上的所有证券,无法通过投资多元化的组合而加以避免,也称为不可分散风险。系统性风险包括:
1价格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上升,而使证券资产价格普遍下跌的可能性。
2再投资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下降而造成的无法通过再投资而实现预期收益的可能性。
3购买力风险,是指由于通货膨胀而使货币购买力下降的可能性。
(二) 非系统性风险
非系统性风险,可以通过持有证券资产的多元化来抵销,也称为可分散风险。非系统性风险是公司特有风险,从公司内部管理的角度考察,公司特有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公司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从公司外部的证券资产市场的角度考察,公司经营和财务风险的特征无法明确区分,公司特有风险是以违约风险、变现风险、破产风险等形式表现出来的。
1违约风险,是证券资产发行者无法按时兑付证券资产利息和偿还本金的可能性。
2变现风险,是证券资产持有者无法在市场上以正常的价格平仓出货的可能性。
3破产风险,是在证券资产发行者破产清算时投资者无法收回应得权益的可能性。
四、债券投资
(一) 债券要素
1债券面值;
2债券票面利率;
3债券到期日
(二) 债券的价值
将在债券投资上未来收取的利息和收回的本金折为现值,即可得到债券的内在价值。债券的内在价值也称为债券的理论价格,只有债券价值大于其购买价格时,该债券才值得投资。影响债券价值的因素主要有债券的期限、债券的面值、票面利率和所采用的贴现率等因素。典型的债券类型,是有固定的票面利率、每期支付利息、到期归还本金的债券,这种债券模式下债券价值计量的基本模型是:
其中,Vb 表示债券的价值,I表示债券各期的利息,M 表示债券的面值,R表示债券价值评估时所采用的贴现率即所期望的最低投资报酬率。一般来说,经常采用市场利率作为评估债券价值时所期望的最低报酬率。
(三) 债券投资的收益率
债券投资的收益率,是指按当前市场价值购买债券并持有至到期日或转让日,所产生的预期报酬率,也就是债券投资项目的内含报酬率。
五、股票投资
(一) 股票的价值
投资于股票预期获得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即为股票的价值或内在价值、理论价格。
1股票估价的基本模型。
如果股东中途不转让股票,投资于股票所得到的未来现金流量是各期的股利。假定某股票未来各期股利为 Dt (t为期数),Rs为估价所采用的贴现率即所期望的最低收益率,股票价值的估价模型为:
(3) 阶段性增长模式。
许多公司的股利在某一期间有一个超常的增长率,这段期间的增长率 g可能大于Rs,而后阶段公司的股利固定不变或正常增长。对于阶段性成长的股票,需要分段计算,才能确定股票的价值。
(二) 股票投资的收益率
股票投资的收益率,是在股票未来现金流量贴现值等于目前的购买价格时的贴现率,也就是股票投资项目的内含报酬率。股票的内部收益率高于投资者所要求的最低报酬率时,投资者才愿意购买该股票。
在固定增长股票股价模型中,用股票的购买价格 P0 代替内在价值 Vs,有:R=D1/P0 +g。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中公会计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你可能感兴趣的还有:
4月抢分讲座:中级会计教材大改 支招“不丢分”策略
2018中级会计各阶段学习计划
拿下中级会计师证书后,有哪些高薪岗位等着你?
您可以点击加入>>>18年中级会计交流⑧群 |
您也可以了解更多课程>>>拿证必备 |
获取更多会计报考资讯,备考资料,模拟试题请关注中公会计新浪微博、官方微信主页:
微博:@中公会计 | 微信:中公会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