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财经 中公财经

中级会计职称
 

2018年中级会计《财务管理》考试大纲(第八章)

2018-04-11 15:36:28  

2018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大纲发布,今年考试大纲明确了2018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评价标准,下面小编整理了2018年中级会计《财务管理》考试大纲,广大考生可作为备考依据,祝您备考顺利。

第八章 成本管理

[基本要求]

(一) 掌握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二) 掌握标准成本的制定及差异分析

(三) 掌握责任成本

(四) 熟悉量本利分析技术

(五) 了解作业成本

(六) 了解成本管理的作用与目标

[考试内容]

第一节 成本管理概述

简单来说,成本就是为了获得某种利益或达到一定目标所发生的耗费或支出。

一、成本管理的意义

通过成本管理降低成本,可以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通过成本管理可以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通过成本管理能帮助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抗压能力。

二、成本管理的目标

从成本管理活动所涉及的层面来看,成本管理的目标可以区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方面。成本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为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服务。成本管理的具体目标,是对总体目标的进一步细分,主要包括成本计算的目标和成本控制的目标。

三、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 成本规划

成本规划,主要是指成本管理的战略制定。它从总体上规划成本管理工作,并为具体的成本管理提供战略思路和总体要求。

(二) 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环节,是指对生产费用发生和产品成本形成所进行的会计核算,它是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的信息基础。

(三) 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核心,是指企业采取经济、技术和组织等手段降低成本或改善成本的一系列活动。

(四) 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利用成本核算,结合有关计划、预算和技术资料,应用一定的方法对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比较,了解成本变动情况,系统地研究成本变动的因素和原因。

(五) 成本考核

成本考核,是定期对成本计划及有关指标实际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对成本控制的效果进行评估。

第二节 量本利分析与应用

一、量本利分析概述

量本利分析,是在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计算模式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为企业预测、决策、规划和业绩考评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量本利分析主要包括保本分析、安全边际分析、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目标利润分析和利润的敏感性分析等内容。

(一) 量本利分析的含义

量本利分析,也叫本量利分析,简称 CVP分析 (Cost-Volume-ProfitAnalysis),它是在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计算模式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为企业预测、决策、规划和业绩考评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量本利分析主要包括保本分析、安全边际分析、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目标利润分析、利润的敏感性分析等内容。

(二) 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1总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组成;

2销售收入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

3产销平衡;

4产品产销结构稳定。

(三) 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原理

1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关系式。

息税前利润 =销售收入 -总成本

=销售收入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销售量 ×单价 -销售量 ×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销售量 ×(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2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

边际贡献总额 =销售收入 -变动成本 =销售量 ×单位边际贡献 =销售收入 ×边际贡献率

单位边际贡献 =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单价 ×边际贡献率

边际贡献率 =边际贡献总额 /销售收入 =单位边际贡献 /单价

边际贡献率 =1-变动成本率

二、单一产品量本利分析

(一) 保本分析

保本分析,又称盈亏临界分析,是研究当企业恰好处于保本状态时,量本利关系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是量本利分析的核心内容。

1保本点。

保本销售量 =固定成本 /(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保本销售量 =固定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

保本销售额 =保本销售量 ×单价 =固定成本/(1-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

2保本作业率。

保本作业率 =保本点销售量 /正常经营销售量 ×100%

=保本点销售额 /正常经营销售额 ×100%

(二) 量本利分析图

1基本的量本利分析图;

2边际贡献式的量本利分析图。

(三) 安全边际分析

1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量 =正常销售量 -保本点销售量

安全边际额 =正常销售额 -保本点销售额

=安全边际量 ×单价

安全边际率 =安全边际量 /正常销售量 (实际或预计销售量)×100%

=安全边际额 /正常销售额 (实际或预计销售量)×100%

2保本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的关系。

保本销售量 +安全边际量 =正常销售量

保本作业率 +安全边际率 =1

三、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

(一) 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是指在各种产品边际贡献的基础上,以各种产品的预计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权数,确定企业加权平均的综合边际贡献率,进而分析多品种条件下量本利关系的一种方法。

(二) 联合单位法

联合单位法,是指在事先确定各种产品间产销量比例的基础上,将各种产品产销实物量的最小比例作为一个联合单位,确定每一联合单位的单价、单位变动成本,进行量本利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三) 分算法

分算法,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全部固定成本按一定标准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确定每种产品应补偿的固定成本数额,然后,再对每一种产品按单一品种条件下的情况分别进行量本利分析的方法。

(四) 顺序法

顺序法,是指按照事先规定的品种顺序,依次用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补偿整个企业的全部固定成本,直至全部由产品的边际贡献补偿完为止,从而完成量本利分析的一种方法。

(五) 主要产品法

在企业产品品种较多的情况下,如果存在一种产品是主要产品,它提供的边际贡献占企业边际贡献总额的比重较大,代表了企业产品的主导方向,则可以按该主要品种的有关资料进行量本利分析,视同于单一品种。确定主要品种应以边际贡献为标志,并只能选择一种主要产品。

四、目标利润分析

(一) 目标利润分析

目标利润 =(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 -固定成本

目标利润销售量 =(固定成本 +目标利润)/单位边际贡献

目标利润销售额 =(固定成本 +目标利润)/边际贡献率

目标利润销售额 =目标利润销售量 ×单价

(二) 实现目标利润的措施

如果企业在经营中根据实际情况规划了目标利润,那么,为了保证目标利润的实现,需要对其他因素作出相应的调整。通常情况下,企业要实现目标利润,在其他因素不变时,销售数量或销售价格应当提高,而固定成本或单位变动成本则应下降。

五、利润敏感性分析

利润敏感性分析,是研究量本利分析的假设前提中的诸因素发生微小变化时,对利润影响的方向和程度。各相关因素变化都会引起利润的变化,但其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如有些因素虽然只发生了较小的变动,却导致利润很大的变动,利润对这些因素的变化十分敏感,称这些因素为敏感因素。反映各因素对利润敏感程度的指标为利润的敏感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敏感系数 =利润变动百分比 /因素变动百分比

六、量本利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一) 生产工艺设备的选择;

(二) 新产品投产的选择等。

(1/3)上一页 下一页

来源: 中公会计

上一篇 2018年中级会计《财务管理》考试大纲(第三章)
下一篇 2023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大纲公布!
联系我们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扫描二维码 进群即可领取中级会计备考资料

2023年中级会计职称
备考资料包快捷领取通道

 
 
关闭弹框
提交成功!
近期我们会联系您,请注意接听
微信扫码
加中级会计学习交流群
二维码
进群即可领备考资料包并通知考试时间
 

推荐活动

查看更多
换一批
电话 咨询 课程 APP
 
 

选择分校

全国 北京 广东 山东 江苏 上海 浙江 河南 四川 山西 河北 湖北 安徽 湖南 福建 陕西 辽宁 重庆 云南 江西 广西 天津 吉林 内蒙古 黑龙江 海南 贵州 青海 甘肃 新疆 宁夏 西藏
 

选择项目

国内财经证书domestic

初级会计职称 税务师 初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高级经济师

国际财经证书international

CMA

金融相关证书finance

证券从业 基金从业 期货从业 银行从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