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解析
1.【考点】存货的初始计量
【答案】B。解析:企业在存货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应直接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采购人员的差旅费不计入采购成本,应计入当期损益。购入原材料的实际总成本=8 000+350+2 000+100=10 450(元),实际入库数量=100×(1-5%)=95(公斤),所以,甲公司该批原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10 450÷95=110(元/公斤)。
2.【答案】C。解析:基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企业的期末存货应当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原则。即资产负债表日,当存货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量;当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考点】存货期末计量原则 综上,本题应选。
【提个醒】重置成本: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
历史成本:指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
公允价值: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即脱手价格。
3.【答案】D。解析:甲公司持有的库存M材料专门用于生产甲产品,且可生产的甲产品的数量不大于销售合同订购的数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计算该批M材料的可变现净值时,应以销售合同约定的甲产品的销售价格总额作为计量基础。则M材料的可变现净值=62×6-230=142(万元)。综上,本题应选D。
【考点】存货期末计量方法
【提个醒】在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考虑企业持有存货的目的,目的不同,其计算方法也不同。对于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由于其持有目的是用于生产产品,而不是出售,所以该材料存货的价值将体现在其生产的产成品上。本题中,又由于甲产品是为了执行销售合同而持有,所以其可变现净值就应当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而不是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等后的金额确定。
4.【答案】A。解析:选项A不能,选项BCD能,企业应以取得的外来原始凭证、生产成本资料、生产成本账簿记录等作为确定存货成本的确凿证据。
【考点】存货期末计量方法
5.【答案】A。解析:选项A符合题意,无论是“发出商品”还是“库存商品”都是以销售为目的,且所有权和风险都未从本企业转移的商品,因此,属于企业的存货;选项B不符合题意,为购建厂房而购入的物资,在“工程物资”里核算,是专门为在建工程而储备的物资,不是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耗用或销售而储备的物资,用途不同于存货,在资产负债表单独列示,不属于存货;选项C不符合题意,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设备不属于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不属于承租人(甲公司)的资产,不属于存货;选项D不符合题意,盘亏的存货预期不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不满足存货的确认条件,因此,也不属于存货。
【考点】存货的概念及其确认条件
推荐阅读:
您可以点击加入>>>18年中级会计交流群 |
您也可以了解更多课程>>>拿证必备 |
获取更多会计报考资讯,备考资料,模拟试题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公会计新浪微博、官方微信主页:
微博:@中公会计 | 微信:中公中级会计职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