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D
题目详解:
由于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销售合同,A产品的销售价格已由销售合同约定,乙公司的A产品还未生产,但持有库存C材料专门用于生产该批A产品,且可生产的A产品的数量不大于销售合同订购的数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计算该批C材料的可变现净值时,应以销售合同约定的A产品的销售价格总额824万元(103×8)作为计量基础。C材料的可变现净值=824-350=474(万元)。
考查点:第二章 存 货
2.C
题目详解:
选项B,季节性停工损失属于生产产品的必需支出,应当计入成本中;选项C,应在实际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考查点:第二章 存 货
3.B
题目详解:
本题考核自行生产的存货成本的确定。选项B,生产工人的薪酬,可以具体分清为生产哪个产品产生的薪酬,因此可以直接计入生产成本中,不计入制造费用。
考查点:第二章 存 货
4.B
题目详解:
按有合同的部分与无合同的部分分别来核算。 (1)有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2×200-25×200/300=383.33(万元);成本=1.8×200=360(万元),未减值,按照成本计量。 (2)无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1.5×100-25×100/300=141.67(万元);成本=1.8×100=180(万元);发生减值,减值金额=180-141.67=38.33(万元),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所以,期末该存货的账面价值=360+141.67=501.67(万元)。
考查点:第二章 存 货
5.C
题目详解:
配件是用于生产产品的,故先判断产品是否发生减值,如果产品减值,再判断配件是否发生减值;如果产品没有发生减值,那么配件按照成本计量。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100×(28.7-1.2)=2750(万元),A产品成本=100×(12+17)=2900(万元),说明A产品发生了减值;配件可变现净值=100×(28.7-17-1.2)=1050(万元),配件成本=100×12=1200(万元),配件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200-1050=150(万元)。
考查点:第二章 存 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