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解析
6考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答案】C。解析: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因此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甲公司换出的资产为两项:
(1)换出库存商品应计入损益的金额=100-80=20(万元);
(2)换出固定资产应计入损益的金额=160-[(300-190)+10]=40(万元);
所以甲公司该项交易计入损益的金额=20+40=60(万元)。
综上,本题应选C。
【相关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304.2
贷:固定资产清理 160
主营业务收入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4.2
借:固定资产清理 120
累计折旧 190
贷:固定资产 300
银行存款 10
借:固定资产清理 40
贷:资产处置损益 40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
贷:库存商品 80
7.考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涉及补价情况下的会计处理。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甲公司换出非专利技术的公允价值为250万元,乙公司换出原材料的公允价值为220万元,如果不考虑增值税,乙公司应支付给甲公司补价30万元,但是现在由于乙公司原材料的销项税额为37.4万元,应由甲公司支付,所以与前面的30万元相互抵消后,应由甲公司支付给乙公司补价7.4万元。甲换入原材料的增值税额应当做进项税额,不计入原材料的成本,甲公司换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250-37.4+7.4=220(万元)。综上,本题应选D。
【提个醒】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支付或收取的银行存款要分解为两个部分:
(1)不含税公允价值的差额,称为“补价”;
(2)增值税的差额(税差)。
因此,做题时要分清是“含税”补价还是“不含税”补价。
8.考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答案】A。解析: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的,应当视同固定资产处置处理,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产处置损益。则甲公司应确认的资产转让损失=(20-4-2)-10=4(万元)。综上,本题应选A。
9.考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答案】A。解析:甲公司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72-5=67(万元),账面价值=66-9-8=49(万元),该项交换对甲公司当期损益的影响金额=67-49=18(万元)。综上,本题应选A。
【提个醒】题目中甲公司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无法合理确定,所以通过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求出甲公司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10考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答案】B。解析: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因此应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甲公司换入办公设备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200+34-200×17%=200(万元)。综上,本题应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