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解析
1.考点:政府补助的主要形式,政府补助的定义及其特征
【答案】D。解析: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其主要形式包括政府对企业的无偿拨款、税收返还、财政贴息,以及无偿给予非货币性资产等,通常情况下,直接减征、免征、增加计税抵扣额、抵免部分税额等不涉及资产直接转移的经济资源,不属于政府补助准则规范的政府补助。综上,本题应选D。
【提个醒】增值税出口退税不属于政府补助,先征后返的增值税属于政府补助,注意区分。
2.考点: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答案】A。解析:对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企业应当选择采用总额法与净额法进行会计处理,选择总额法的,应当计入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选择净额法的,应当冲减相关成本费用或营业外支出。本题中,红星公司选择总额法进行会计处理,且即征即退的增值税属于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故应当按照退款金额,确认其他收益70万元,综上,本题应选A。
【相关分录】(单位:万元)
借:其他应收款 70
贷:其他收益70
3.考点: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答案】C。解析: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企业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不能全额确认为当期收益,应当随着相关资产的使用逐渐计入以后各期的收益。也就是说,这类补助应当先确认为递延收益,然后自相关资产可供使用时起,在该项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综上,本题应选C。
【政策变化】实务中,企业通常先收到补助资金,再按照政府要求将补助资金用于构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企业在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时,应当选择下列方法之一进行会计处理:一是总额法,即按照补助资金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递延收益”科目,然后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按合理、系统的方法分期计入损益。如果企业先收到补助资金,再构建长期资产,则应当在开始对相关资产计提折旧或摊销时开始将递延收益分期计入损益;如果企业先开始构建长期资产,再取得补助,则应当在相关资产的剩余使用寿命内按照合理、系统的方法将递延收益分期计入损益。企业对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选择总额法后,为避免出现前后方法不一致的情况,结转递延收益时不得冲减相关成本费用,而是将递延收益分期转入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科目。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时或结束前被处置(出售、报废等),尚未分摊的递延收益余额应当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不再予以递延。二是净额法,按照补助资金的金额冲减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企业按照扣减了政府补助后的资产价值对相关资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
4.考点: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答案】D。解析:选项ABC不符合题意,选项D符合题意,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时,该资产相关凭证上没有注明价值或者注明价值与公允价值差异较大但该资产有活跃市场的,应当根据确凿证据表明的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作为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1 元)贷记“营业外收入”。综上,本题应选D。
5.考点:政府补助的主要形式
【答案】B。解析:根据政府补助准则的规定,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所以,财政拨款、财政贴息和税收返还属于政府补助,资本性投入不属于政府补助,因此红星公司2017年政府补助=50 000+40 000+20 000=110 000(元)。综上,本题应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