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1.【答案】C。解析:2015年12月31日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为初始取得成本=30+0.6=30.6(万元)。
【知识点】资产的计税基础
2.【答案】B。解析:2015年12月31日,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600-600×5/(1+2+3+4+5)=400(万元),计税基础=600-600/5=480(万元),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80万元。
【知识点】资产的计税基础
3.【答案】C。解析:选项C,企业因保修费用确认的预计负债,税法允许在以后实际发生时税前列支,即该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其账面价值-税前列支的金额(和账面价值相等)=0。
【知识点】负债计税基础的计算
4.【答案】C。解析:应交所得税=(4 000-500-1 500)×33%=66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1 500+100)×25%=400(万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递延所得税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不影响所得税费用。
借:所得税费用 1 035
其他综合收益 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660
递延所得税负债 400
【知识点】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事项相关的所得税
5.【答案】A。解析: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初始确认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既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也不影响会计利润,因此不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知识点】不确认递延所得税的特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