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解析
11.【答案】ABC。解析:选项D 说法错误,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是企业持有的有关资产、负债分别从会计准则和税法角度确认的金额的不同,在计算有关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时,与税收法规的相关规定有密切联系。
12.【答案】ABD。解析:选项A 表述错误,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广告费,不形成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但因按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两者之间的差异形成暂时性差异;选项B 表述错误,企业因合并取得的资产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予以确认,调整商誉或计入损益的金额;选项C 表述正确,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和税款抵减,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处理;选项D表述错误,暂时性差异不一定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如企业合并以外的其他交易或事项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产生相关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时,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13.【答案】BCD。解析:选项A 不应确认,税法规定免税合并时不认可商誉的价值,即商誉的计税基础为0,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但是,确认该部分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将同时增加商誉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价值,进而使递延所得税负债和商誉价值量的变化不断循环。因此,会计准则规定不确认与合并中产生的商誉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选项BCD 的相关事项产生的暂时性差异都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
14.【答案】CD。解析:选项AB 说法正确,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1 000万元,当年年末,其计税基础=1 000-1 000÷10=900(万元),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00 万元(1 000-900);选项CD 说法错误,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会计准则不要求摊销,但应在会计期末进行减值测试。税法没有界定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除外购商誉外,企业取得的无形资产都应在一定期限内摊销,有关摊销额允许税前扣除。因此,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是会产生暂时性差异的,而产生的差异有可能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也可能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15.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转回期间如何,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都不要求折现;选项D说法错误,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减值后,以后期间根据新的环境和情况判断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相应恢复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