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解析
16.【答案】ABCD。解析:选项A 说法正确,当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与暂时性差异的转回期间紧密相关,一旦适用税率发生变化,即应相应调整递延所得税;选项BC 说法正确,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适用税率应为转回期间适用的税率;选项D 说法正确,对于预期无法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应借记“所得税费用”,贷记“递延所得税资产”。
17.【答案】BCD。解析:选项A 不应确认,资产的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产生的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选项BC 应确认,资产的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产生的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选项D应确认,负债的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产生的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18.【答案】BCD。解析:选项A 影响,计提减值准备使得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应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选项B 不影响,属于纳税调整增加额,影响当期所得税;选项C 不影响,属于免税收入,应纳税调减;选项D 不影响,会计准则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要求摊销。在未发生减值的情况下,此类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相应调整递延所得税负债。
19.【答案】ABD。解析: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选项A 影响当期所得税;选项BD 影响递延所得税费用;选项C 不影响,该事项交易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由该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也计入所有者权益,不构成递延所得税费用。
20.【答案】AB。解析: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选项A 影响,折旧方法的不同将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由此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并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选项B 影响,罚款不允许税前扣除,因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选项C 不影响,资本化的开发支出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但是该支出并非产生于企业合并,同时在产生时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和会计利润,因此不确认与其相关的所得税影响;选项D 不影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当期发生变动时计入所有者权益,按照所得税准则的规定,与当期及以前期间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当期所得税及递延所得税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因此不影响所得税费用。